-
明式圈椅的设计及制作
时间:2014/6/2 22:42:49 作者:kevin 来源: 阅读:5453 评论:0明式圈椅的设计及制作
一.圈椅的简介
圈椅,是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
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它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中。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方是稳健,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审美角度审视,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手法,抽象美产生的视觉效果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比例协调,构筑了完美的艺术想象空间。
二.明式圈椅的材料
明式圈椅虽然形态简约低调,但调研中我发现它却多是以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做为材料。海黄是中国明代最受推崇的木料,它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爱变形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宜制作榫卯,种种因素决定它是最佳的木料选择。而在当今社会,海黄更可谓奢华,当我进入海南黄花梨的家具店时,一股独有的的清香扑鼻而来,让我不禁为之折服,无怪乎人们拿它与黄金作比,据我调查,一市斤海黄大概可卖6000元人民币,2005年时一对海黄圈椅就已然卖到了20万元。由于海南黄花梨的价格如此不菲,清朝中末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紫檀代替它了。如今,代替黄花梨的材料发展到了各种木材,前段时间流行的是越南产的黄花梨,简称越黄。总之,虽然海黄渐少,以不足为人们所用,但人们依旧还是崇尚使用名贵的硬木来做明式家具,例如紫檀,酸枝,鸡翅等。当然榆木等软木也可以做明式圈椅,但是最能体现出明式圈椅韵味的依旧是海南黄花梨,它已经注定God一样的存在于明式家具的历史中,用别的代替只能说是形似神无。
三.现代圈椅的工艺流程
1净料加工
按照已画好的圈椅各零件上的榫头、榫卯及槽口的具体位置尺寸,在设备上进行开榫、打眼、铣槽、铣形、磨光加工。
1.1开榫加工
圈椅的前后腿、面边、联邦棍、前后枨、山枨、圈扶手、圈中节、圈上脑、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要开榫加工 。
1.2打眼加工序步骤
圈椅中要打眼的零件有:圈椅的前后腿、前后面边、抹头、圈扶手、圈中节及圈搭脑。
1.3铣削加工
对圈椅的各部分零件进行铣削加工。
1.4磨光的工序步骤
圈椅的各零、部件的型面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由平面型面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牙板;第二种是完全有曲线型面构成的零、部件,如圈椅的椅圈;第三种是由平面型面和曲线型面相结合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腿。对于第一种型面的零件应选择平面磨光机进行磨光,第二种应该选择手工磨光或曲面砂光机,第三种应该先进行平面磨光再进行曲面磨光。
1.5零部件雕刻
雕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其工艺手法主要有阴雕、阳雕、圆雕及透雕。按所需对圈椅进行纹样的雕刻。
2.1圈椅装饰纹样雕刻的工序步骤
1)拓样,用硫酸纸在图纸上将装饰纹样按1:1的比例拓下来。
2)制粗坯,根据装饰纹样曲线的走向及其弯曲度选择不同型号的铲、凿、镂铣机等工具将零件上卷草纹样的大体轮廓整出,即成粗坯。
3)锯轮廓,按照画样用钢丝锯锯出前、山券口的外轮廓线。如果其是透雕的话,就应该用钢丝锯锯出雕刻纹样的内轮廓线。
4)凿刻,由于黄花梨是硬木,直接雕刻不易入刀,且很容易把雕刻纹样刻坏,故在雕刻前先用圆凿将纹样的大体轮廓凿出。
5)铲削,要求铲出雕刻纹样轮廓及其自身结构的深浅层次变化。
6)雕刻,使刀法走向与木材纹理走向保持一致,逐层进行雕刻。
7)扫活,用锉、铲刀进行修补,完后用砂纸将其打磨至光滑。
3装配
指按照圈椅的结构装配图,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成为部件或将零、部件接合成为制品的加工过程。零件组合首先是剔榫眼,减榫,异型部件粗磨找型,然后是初步组装,铩肩口,用胶,等胶干后扫活。
3.1圈椅零、部件装配工序的具体内容
1)减榫,主要是对圈椅各零件榫头的进一步加工。
2)剔眼,用凿、铲、刮刀片等木工工具对圈椅各零件的榫眼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称为剔榫眼。
3)部件装配
①椅圈
先将剔好榫眼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圈搭脑与圈中节及圈中节与圈扶手之间楔钉榫肩口,最后拆开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并将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重新组装成椅圈,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铣形。
②座面
先将剔好榫眼面边、抹头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面边与抹头之间格角榫肩口,最后拆开面边、抹头,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并将面边、抹头、穿带及面心板组装在一起,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加工前后腿的榫眼。
③面心板券口
将加工好的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山立券口分别组装,并施胶,等胶干后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4)异型部件粗磨找型
按照图纸用砂纸对圈椅的这些零部件进行精确形状尺寸的加工。先用尖木锉找型,再用砂纸打磨,最后用卡尺卡取所打磨部位的直径。
5)整体装配
是将加工好的圈椅椅圈、座面、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扶手牙头、联邦棍、前后牙板及雕刻好的前、山券口和靠背板组装在一起。
6)扫活
用木锉对圈椅各零部件的直边进行倒棱,倒完棱后,用小锯将露出的面边、前枨、山枨及后枨的榫头锯掉,并用100#砂纸整体打磨一遍。
4.1打磨的工序步骤
1)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对圈椅各零件的各个面及花活用100#砂纸进行整体干磨→用150#整体干磨→用250#砂纸整体干磨→用400#砂纸整体干磨→用800#的水磨砂纸整体水磨→用1000#的干磨砂纸进行整体干磨。
5烫蜡
烫蜡工艺是中国明清硬木家具进行木材表面处理的一种装饰工艺,它不仅很好地展现了木材优美的自然纹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很好地防止了外界环境对木材的腐蚀。
5.1烫蜡的工序步骤
1)调蜡
即按照一定比例将石蜡、蜂蜡和松香调合成所需标准的混合蜡。
2)烫蜡
烫蜡时,应该一边用喷灯外焰迅速烘烤所要烫蜡的圈椅各零部件的表面使木材管孔膨胀,一边用刷子蘸取熔化的蜡,并刷到要烫蜡的零部件表面。另外,烫蜡应该按着从内向外面刷蜡,从上向下的顺序。
3)起蜡
等蜡完全凝固后,铲去附在圈椅各零部件表面的蜡层。
4)擦蜡
用喷灯外焰迅速地烘烤铲好的圈椅零部件的同时,用柔软的粗棉布拭擦该零部件,最后再用柔软的粗棉布对圈椅拭擦几遍。
四.明式圈椅结构以下是部分明式家具专用名词的解释:
1.椅圈、月牙扶手:即圈椅的圆弧形扶手,椅圈左右搁手臂的部分。
2.鹅脖:椅子前腿在椅盘以上延伸并与扶手相接相连的部分。
3.角牙:又被称为“托角牙子”。家具横、竖材交接处为了起到加固和装饰美化作用,常常制成各种各样的短木条、短木片、角,花板等安装在交角部位,形成一种三角形或带转角的部件,名曰“角牙”,或称“牙子”。江南民间工匠俗称“插角”。
4.联帮棍:扶手椅在扶手中部之下的一根立柱叫“联帮棍”。或据其形似称之曰“镰刀把”。
5.券口牙子:券口牙子是指构成券口的三根板条,尤指安在椅盘以下者。家具竖料和横料构成的方框内,常安装上、左、右三根通长的牙条,使框内空间形成变化,民间工艺术语称之谓“券口牙子”。因牙条线形的不同,空间图形也不同,故又有所谓鱼肚券口、椭圆券口、壶门券口、方圆券口、菱花券口等名称。而门式券口牙子则指的是镂成捆门式轮廓的券口牙子。
6.牙条:即牙子,因位置不同而名称有别。一般指面框下设置连接两腿之间的部件。有束腰的家具则在束腰以下部位的主要连接部件。设在其他部位的一般改称牙条。
本类更新
-
11-30“开门”是古玩行的一句行话。
-
07-08榫头榫眼接合制作步骤和要领
-
06-09红木|“中国功夫”之红木雕刻
-
06-02髹金漆云龙纹宝座
-
06-02明式圈椅的设计及制作
-
06-02楔钉榫工艺的使用技巧与形态特征
-
06-02闷户橱:古代十里红妆必不可少的家具
-
05-19宋代家具---榻
-
05-18多功能的博古架
-
05-18中国传统坐具 凳文化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
07-08榫头榫眼接合制作步骤和要领
-
06-02明式圈椅的设计及制作
-
05-19宋代家具---榻
-
05-09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
-
06-02闷户橱:古代十里红妆必不可少的家具
-
06-02楔钉榫工艺的使用技巧与形态特征
-
06-02髹金漆云龙纹宝座
-
05-18中国传统坐具 凳文化
-
11-30“开门”是古玩行的一句行话。
-
05-18多功能的博古架
Copyright © 2014 NineRegions Trad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九丘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15195号